進入3月份以來,玻璃期貨一改之前震蕩上揚之勢而顯露疲態。主力FG1506合約自沖至970元/噸的階段性高點之后,重心逐漸下移。截至本周一收于934元/噸,盤中更是探至920元/噸的低點,盤面整體氛圍偏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降息政策對市場情緒提振效果的減弱,以及政策預期落地,資金的炒作情緒逐漸平和。在這一背景下,玻璃期貨的關注點將逐漸轉移到疲弱基本面上,后市料承壓。
現貨價格漲跌不一
3月9日中國玻璃綜合指數847.29點,環比上漲0.60點;中國玻璃價格指數833.63點,環比上漲0.77點;中國玻璃信心指數901.95點,環比上漲-0.08點。具體到各個區域,廠商之間難以形成一致的意見,現貨價格漲跌不一。可以看出,當前終端市場需求尚未完全啟動,市場采購動力仍舊不足,從而造成價格波動的差異。
現貨方面,中國玻璃信息網營運總監陳小飛表示,上周末,東北會議要求各企業在20日前分兩次將玻璃價格提高100元/噸,華南要求生產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擇機使價格上漲20-40元/噸。之后華南部分企業選擇小幅漲價,成交尚可。但是,東北地區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方面,部分貿易商在廠家還有不少貨款,從而選擇不漲價;另一方面,華北市場并未啟動,漲價后的東北玻璃將無法銷售。因此,漲價措施難以統一,貿易商大多以提低價貨或者出自己庫存為主。 陳小飛說。
值得注意的是,華北方面,玻璃企業出庫情況一般,部分企業出現了價格下調的現象。就沙河地區而言,廠家春節之后以出庫為主,并沒有出現整體上漲的行情。 當前部分大型企業庫存高企,運營資金相對緊張。上周末,部分企業為了加快出庫速度,將薄板玻璃下調10元/噸,且據說其他大型企業近期也有考慮跟進的想法。華北市場北京地區沙河大光明4mm降低10元,5mm降低8元,其他品種價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下調。 陳小飛表示。
庫存壓力逐漸積累
春節以來,玻璃庫存仍在持續增加。截至上周,全國浮法玻璃生產企業庫存總量達3490萬重箱,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2%。不過具體來看,相比于去年同期,雖然目前的庫存較高,但對庫存增長貢獻最大的是遼寧省。
長江期貨玻璃研究員楊曉強認為,遼寧省庫存水平較去年同期高出280萬噸,而全國庫存較去年同期高出24萬噸。 可以看出,目前庫存增加的主要在遼寧省,其他省份庫存是減少的。 那么,似乎市場所關注的高庫存屬于 局部惡化,全局好轉 的態勢,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對此,楊曉強認為,如果簡單比較公歷日期的庫存水平有失偏頗。2014年與2015年春節相差2周,節后的庫存累積節奏從公歷時間上是有差異的。2015年的春節較晚,相應的庫存累積時間也會較晚。另外,從全國絕對量來看,無論是公歷日期還是農歷日期來看,后期庫存創新高應該沒有多大的難度。雖然這種創新高可能是由于局部惡化導致,但也足以導致玻璃的淡季偏于平滑。
逐漸累積的庫存在印證著玻璃市場疲弱的需求的同時,也將給玻璃價格帶來壓力。對于后市,部分機構偏向于震蕩下行的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