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億鈞玻璃車間,身高3米的機器人用彎曲手臂,從生產線上穩穩抓起一塊玻璃,迅速轉身將其準確堆疊到旁邊。據悉,過去完成這一工序,需要兩名工人至少操作一分鐘,現在用機器人只要12秒。一臺工業機器人可頂替9名工人,實現24小時作業。目前企業訂單同比增長約15%,僅平板玻璃就占當地市場25%以上。
企業一天生產2千噸產品,需要3千噸原料,如果每天破損1個玻璃邊,一年就要損失百萬元。公司引進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作業,全自動化生產,損耗大大降低。據悉,機器人上崗后,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攀升,今年產值有望破10億元。
如此大規模的機器化生產也許能帶給我們一點啟示。在信息時代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當下,機器智能化代替簡易人工甚至是復雜人工都是近在眼前的問題。全面機械化、智能化對企業發展必然是有利的。在節省成本、提高產能的同時,也可以提高企業含金量。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企業全面機械化引起的大量勞工下崗失業的問題也應當引起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