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器皿熔窯的規劃及新技術池窯熔化池的深淺取決于玻璃的顏色和黏度,這與玻璃的透熱性有關。為增大熔化量,需要合理加深熔化池深度,無色玻璃器皿的熔化池池深通常為0.9~1.5m,窯坎后澄清池的池深較熔化池池深加深100~300mm,這有助于玻璃液的澄清和下降玻璃液進流液洞的溫度,以削減回流和延長流液洞的使用期限;熔化有色玻璃時,熔化池池深為o.6~1.2m,為防止流液洞堵塞,澄清池較熔化池池深加深100~300ram后,通常在流液洞前后規劃電加熱等防堵措施。這些年,因池窯通常都選用高熱值的燃料,既進步了熔制溫度,也使池窯的池深進一步加深。
池窯間隔廠房地面的高度取決于各種制瓶機的請求。
這些年,玻璃器皿池窯的生產能力及爐齡都有了較大增加,主要是由于選用了如下新技術。
(1)選用理化性能高的耐火材料,每塊磚都由電腦實行在線自動檢測,確保磚材尺度公役盡可能小,以免造成熔窯磚縫偏高而漏火,同時強化密封保溫措施,選用新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對全窯進行全方位的密封,池壁、池底、胸墻及膨脹縫選用鋯質搗打料,大碹用硅質密封料,蓄熱室、煙道用輕質保溫涂料。
(2)池窯結構不斷改進。如熔化池和作業池的火焰空間選用全分隔,作業池選用分配料道,有利于溫度制度的自動控制,強化熔融,進步出料量,滿意雙滴料制瓶機需要大出料量的請求。
(3)在不改變蓄熱室外形,節約窯爐造價的同時,將格子體形式由李赫特式變為筒形磚式,增大換熱面積,有效進步預熱溫度,使氣流阻力丟失減小。
(4)在熔化池內合理安置鼓泡和窯坎。鼓泡位置通常設在熔化池長的2/3左右,通常用單排,也有用雙排,在加料區也可設一組鼓泡。鼓泡管由特種金屬陶瓷材料制成,具有較好的抗高溫玻璃液腐蝕能力。窯坎設在鼓泡后,兩者間隔700~800mm。
(5)選用火焰長短調節范圍廣的油槍,對霧化氣壓請求低(氣壓為‘0.3MPa時就能正常運行),霧化狀況好,火焰黑根短;增加油槍間距,擴大噴火口面積,以利于火焰覆蓋面的增加以及熔化和焚燒。選用高效節能型燃油噴嘴,使火焰的最高溫度都集中在化料區,到達玻璃液的強化熔融。
(6)選用電輔助加熱和富氧焚燒技術,進步了熔化率,并到達了節能的效果。電輔助加熱可以進步深層玻璃液的溫度,增加玻璃產值,改善玻璃質量,符合環境保護的請求。使用富氧,在焚燒過程中惰性氣體(氮氣)的體積相對削減,煙道氣體積也削減,帶走的熱量也相應地削減,導致熱效率進步。
(7)玻璃熔制工藝過程的計算機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起到了穩定池窯各項熔制工藝參數的作用,進步了玻璃的質量,下降了燃料的消耗。
除上述幾項外,還有熔化池池壁選用傾斜式池壁磚、大碹碹頂選用蜂窩狀拱頂結構,以進步對玻璃液的輻射能力,減輕堿蒸氣對碹頂的腐蝕、流液洞選用傾斜式等新技術,對節約能源、進步熔化質量、延長窯爐使用壽命等都是比較先進的技術。





